局长专访/北都研设项目审批专组提速提效
- 国际
- 2025-04-02 19:34:45
- 22
左图: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表示,发展局稍后将推出更多措施,鼓励及便利市场参与北都发展。\港闻报记者黄洋港摄;右图:政府正探讨成立北都项目审批专组,在建造阶段加快推进北都发展。\港闻报记者凯杨摄 特区政府致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日前接受《港闻报》访问时指出,北都发展不能单靠政府推动,发展局稍后将推出更多措施,鼓励及便利市场参与北都发展,包括容许土地业权人用待征收土地补偿抵销补地价金额、落实“按实补价”安排及延长短期租约批租期;政府亦正探讨成立北都项目审批专组,在建造阶段加快推进北都发展。\港闻报记者 曾敏捷(文) 黄洋港(摄录)融媒组(制作) 甯汉豪表示,北都发展面对多项挑战,其中一大挑战是政府希望加快北都发展,并鼓励市场力量参与,但当前经济环境多变,无论政府或市场财政均受制约;随着北都进入工程建造阶段,需加快产业进驻,提振市场信心,“我相信第一批产业进驻会是在河套区,而今年稍后随片区试点做招标,我们好希望今年内让大家见到成果。” 做好民心工程 妥善处理收地 北都发展涉及大量收地,甯汉豪形容是“一场又一场仗”。她坦言,虽然现时的收地迁置安排较多年前完善,有免经济审查的专用安置屋邨选项等,大部分收地工作都能顺利推展,但仍有小部分人故意不交资料、不配合收地工作,甚至可能软对抗,故政府要继续做好与受影响人士的沟通、做好民心工程,让收地工作顺利推展。 甯汉豪重申,现届政府非常重视北都发展,近年引入不少“破局创新”安排,包括引入新发展模式,例如片区开发;引入新思维批地,在北都推动产业用地发展时,并非价高者得,而是更重视质素及成果;听取及吸纳市场意见,推出便利市场参与发展的新措施。 “我们很想提速发展北都,亦知道北都发展不能单靠政府力量,我们需要市场力量参与。”她预告将推出多项措施,便利市场参与北都发展。未来几年,北都大批用地会被征收,政府研究措施鼓励业权人提早交还政府已规划发展的用地,并用相关用地的价值,抵销其他换地或地契修订的地价,“可以让业权人节省现金流,有助促成一些地契修订或换地项目,我们希望今年内早日落实。” 她透露这安排适用于未来数年征收的北都用地,“我们会分批做,相关用地会是短期内政府计划征收的用地,至于短期是1年抑或3年,我们会再定,应该是几年的范围,不会太长,否则会影响政府现金流”;至于收地赔偿价格,会参考现时新界的收地补偿安排。 落实“按实补价” 增投资者意欲 政府希望年内推出“按实补价”安排,增加投资者意欲,促成更多发展。甯汉豪说,早年用地不足,政府希望地尽其用,故补价是按该地皮用尽规划容许的可建楼面面积计算,若涉及非商业用地,补价按该用地最有经济价值的发展规划计算,不过,政府近年听到市场声音反映,经济环境多变,部分发展未必希望“一步到位”,“按实补价”会根据项目的实际发展楼面、实际发展用途,计算补地价金额。 将检视多于七年租约可行性 政府亦听到业界声音,希望政府进一步延长短期租约用地的租约期,她说发展局会检视以多于七年租期批出部分短期租约的可行性。 甯汉豪说,“按实补价”及延长短期租约批租期,料将不限于北都用地,政府正研究细节安排,会平衡不同考虑,包括对政府财政的影响、相关用地长远发展等。 北都多个发展区已先后公布初步规划,甯汉豪表示,政府现时透过加快前期工作,包括尽快完成规划、推出措施促成换地、引入片区开发等,加快北都发展。随着北部开始进入工程建造阶段,不少声音建议政府参考疫情期间建造方舱的经验,成立跨部门的专组,共同审批及协助处理发展遇到的问题,“专组的概念,我们会研究,但未必需要一个专门的写字楼;是否可以有个专组,定期开会审批北都所有的项目?我们会探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