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观念/绿色殡葬接受程度仍待提高
- 国际
- 2025-04-04 13:58:46
- 11
图:孝子贤孙可免费将先人骨灰撒在纪念花园。 近年越来越多人选择绿色殡葬方式,包括纪念花园撒灰以及海上撒灰,食物环境卫生署在每年春秋二祭,安排免费海上追思活动,今年未至清明节,登记网站已显示“活动名额已满”,今年截至本月1日已有350人参与,接近去年的一半。有殡仪业人士认为,本港绿色殡葬属起步阶段,市民接受程度有待提高,传统观念需时慢慢转变。 食环署提供的绿色殡葬服务,包括指引市民将逝者骨灰撒放在纪念花园或指定水域,回归自然,以取代以往使用灵灰龛存放骨灰。食环署回复港闻报查询表示,现时设有13个纪念花园及3个指定香港水域,供市民撒灰;兴建中的沙田石门灵灰安置所的纪念花园,预计今年落成启用。 食环署统计资料显示,使用绿色殡葬的宗数,由2014年占该年死亡总人数8.4%,增至2024年的18.2%,比例为历年最高。 海上追思活动参与踊跃 每逢春秋二祭,食环署安排免费海上追思活动,方便市民前往撒放先人骨灰的海域追思逝者。2023年、2024年清明节期间,食环署各举办了五次免费海上追思活动,分别有870及830人参与。今年清明节亦举办五次活动,包括3月23日、28日前往西博寮海峡以南,4月4日、6日及11日前往东龙洲以东,截至4月1日已有350人参与。 香港殡仪业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吴耀棠向港闻报记者表示,香港每年有几万人去世,平均每天有100多人,当中约8%至10%选择绿色殡葬,较多是在纪念花园撒灰,“花园撒灰有一个墓碑,是个实物,方便亲属追思缅怀。” 吴耀棠说,传统土葬用地紧张,而且轮候时间很长,很多市民不太能接受。火葬已成为主流,但骨灰龛位也很紧张,选择不多,令大家开始考虑绿色殡葬,不过现时规模有限,“纪念花园数量不少,但每个花园都比较细,常只是一块很小的草地,缺乏整体规划,应该有足够大的空间才有庄严感觉。” 吴耀棠认为,市民对绿色殡葬的接受程度有待提高,改变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像以前九成市民选择土葬,现在九成选择火葬,是个逐步改变的过程。” 为推动绿色殡葬,政府于2019年1月设立绿色殡葬中央登记名册,供市民表明选择绿色殡葬的心愿。食环署表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超过1.5万人已经登记。即使先人生前没登记,后人亦可为其采用绿色殡葬。\港闻报记者 王亚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