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在中国的动向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在每天长达数个小时的直播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上海壮观的城市天际线、北京雄伟的长城、隧道中信号极好的移动网络、热情友善的中国民众、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神奇的川剧变脸……亲眼目睹这一切后,不少外国网民意识到现实中的中国如此发达且美好,与西方媒体口中的中国截然不同。西方媒体多年来精心编织的“中国谎言”再次遭到迎头痛击。
有人注意到,“甲亢哥”中国行直播视频流量在社交媒体上动辄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时,西方主流媒体却对此事要么完全不予报道,要么仅简单提及几句。这种反应并不奇怪,因为这些媒体长期以来固守“逢中必反”的偏见,甚至主动设置和炒作涉华负面议题。例如,“美国之音”刻意炒作所谓新疆“人权问题”;新冠疫情期间,《华尔街日报》借中国疫情对中国人进行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攻击;英国广播公司(BBC)则被很多人戳穿用“阴间滤镜”报道中国。这些报道不仅迎合部分外国人对中国刻板印象,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受众对中国的看法。在这种污名化的宣传手段制造的“反华信息茧房”内,中国在很多外国人眼中成了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里的“大反派”。
然而,在两大因素的影响下,西方媒体编织的“反华信息茧房”近年来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坍塌,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迎来了长期低谷之后的转折。随着中国科技领域的成果集中爆发,展现中国国家实力的视频频繁出现在TikTok、“油管”等平台上,特别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等彻底打破西方科技垄断,让外国网友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并对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产生怀疑。
中外民间力量在国际传播领域迅速崛起,成为打破西方媒体“反华信息茧房”的主力军。“草根叙事”在数字时代全面崛起,给了外国社交媒体用户展示中国的机会,也为中外网民的沟通架起“数字桥梁”。在中国政府过境免签政策的带动下,大量外国游客涌入中国,并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布数以万计“China Travel”主题短视频,浏览量达数十亿;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后,中美网民在各领域进行大对账,很多美国人发现美国的生活成本、幸福感等方面与中国相比并不占优势,甚至远逊于中国;“甲亢哥”直播中国行,上千万外国网民看到了不带任何滤镜的真实中国——一个历史底蕴深厚、人民安居乐业,且渴望拥抱世界的中国。在此之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只会越来越多,中外民间交流的程度也只会越来越深。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一些人逐渐意识到,他们老旧的对华宣传和抹黑工具及手段正迅速贬值。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信息流通方式的发展,加上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真实的中国形象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随着民众了解到的事实和媒体报道的事实出入越来越大,民众对于西方媒体和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逐渐上升。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一些反华宣传组织和机构的地位也被大幅削弱。事实上,这些机构早已恶名远扬,成为有关国家的负资产。
可以说,当下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前景已然十分明朗。这个来之不易的转折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但长期来看,这个趋势必然会持续下去。尽管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涉华新旧叙事“此起彼落”的态势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西方媒体残存的一些心理优势也会逐渐消失。民间力量在国际传播空间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以网红“甲亢哥”为代表的民间叙事在涉华舆论方面必然会越来越多地挤压西方媒体的发挥空间,甚至部分取代传统西方主流媒体的位置,打开外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构成全新的涉华话语和叙事。
下一篇:“中国教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有话要说...